9月19日,“艺美北疆·经典传承”写字——邢补生经典写读侧展在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开展。展览汇集了书法家邢补生近年来创作的400余幅作品,总计30余万字。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指导,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包头美术馆主办。展览内容分为“儒、释、道、艺、微”5大板块,涵盖经典诗文、国学名篇。展品形式多样,包括条幅、条屏、对联、木刻等,书体则囊括真、行、草、隶。其中,尺幅最大的为近3米宽的条屏巨作,最小的则是不足1厘米宽的微书小品。
邢补生介绍,此次展览以“还至本处”为主旨,即回到自然书写之意。展览中“微书”部分是他近年来的一种实验样本,既是对自己腕底感觉的深度训练,也是极静状态下对意念律动的深层体悟,更是心手默契的实验过程。“此次展览的作品,主要是3年闭门读书,以写为读留下的痕迹。通过择篇选目、组合装裱,最终形成400余幅作品,促成了本次展览。既然是写读,就必须突出一个量字。所谓侧展,算是自己综合创作状态的一个侧面展示。三楼展厅主要展出了近期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景区部分大型石刻内容的书写原作等。”
书法篆刻家廉信在参观展览时表示,书法与音乐是相通的,写字之于书法就像是音准之于音乐,邢补生先生以“写”为“读”,专注于写字的精神令人佩服。书法除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技术要素以外,更重要的是创作者的状态。所谓“写心”,前提是要有修养和功力的支撑,好的书法是“写”出来的,而非“做”出来的。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馆长左大宁表示,这既是一场书法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展品风格丰富多元,书写内容均为中华传统经典作品,一笔一画间尽显书法艺术的本源魅力。对观众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它是书法爱好者近距离学习书法、感悟艺术精髓的平台,更是呼包两地书法界、文化界同仁相互交流、学习探讨的桥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领略书法之美,更能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自信,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展览作为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经典、书法艺术的现代表达,生动展现了北疆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创新活力。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27日。
记者 杨永刚